
618年,李密在与王世充的战斗中失败,瓦岗军也因此分崩离析。虽然瓦岗军的许多将领和士兵最终归顺了唐朝,但他们的境遇却各不相同。李密被封为邢国公,但却仅仅担任一个权力空虚的光禄卿;而像秦琼、程咬金等将领则获得了更高的荣誉和重用,被封为国公。除了这些将领,有一位特别的将领,他不仅被封为国公,还被赐予了李氏姓氏,户籍也被纳入了皇室。这个人就是徐懋功。 瓦岗名将
徐懋功的故事与历史上许多将领不同。通过影视剧的演绎,徐懋功常被描绘为一个智慧过人的军师,但历史上的他并非单纯依靠谋略,而是一个勇武并且擅长指挥作战的将领。徐懋功本名徐世勣,来自山东菏泽,字懋功。隋朝末年,他随家人迁居河南浚县。徐家的家境优越,父亲徐盖不仅家资丰厚,且乐善好施,常常帮助贫困的邻里,“积粟数千钟”,并不分亲疏施以援手。 在隋朝大业年间,年轻的徐懋功与翟让结识,向他提出了一个建议:“东郡与勣皆为乡里,人多相识,不宜侵掠。荥阳、梁郡,汴水所经,剽行舟、掠商旅,足以自资。”于是,翟让决定带着徐懋功和单雄信一同转战荥阳、梁郡一带,掠夺商船,积累物资。没多久,他们的队伍便发展到了上万人的规模。最终,翟让采纳了李密的计策,成功击败隋将张须陀,徐懋功更是亲手斩杀了张须陀。
瓦岗散将 在徐懋功和王伯当的劝说下,翟让最终决定让位,将瓦岗军的领导权交给了李密。此后,瓦岗军的实力急剧壮大,特别是攻占黎阳仓后,队伍迅速扩展至二十万之众。李密自封为魏公,并任命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,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。在这一时期,徐懋功已经成为李密的重要支持者和得力助手。然而,不久之后,瓦岗军爆发了内讧。在一次宴席上,李密出于个人原因杀害了翟让,徐世勣在场时被差点误伤,幸得王伯当和单雄信救助。此后,李密为了巩固人心,命令将徐世勣留在自己身边,并亲自辅佐他。 尽管李密努力拉拢徐懋功,瓦岗军内部的矛盾依旧无法调和。最终,李密在与宇文化及的激烈战斗中失败,瓦岗军随之瓦解。 归顺唐朝 战败后的李密,虽然损失惨重,但他仍然控制着一片不小的领土,这片土地从东至海,南至江,西至汝州,北至魏郡,基本都在徐懋功的掌控之下。此时,有人对李密说道:“杀翟让之际,徐世勣几乎丧命,现今伤势未愈,心情如何能稳固?”李密听后,认为此话有理,决定不再亲自前往徐懋功处,而是直接选择归顺唐朝。得知此消息的徐懋功立即决定,通过李密向唐朝纳土归降。 于是,徐懋功率领黎阳及河南十郡的百姓归降唐朝。唐高祖李渊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,因为他无需动兵一卒,就得到了大规模的领土和数万军队。他立即下令封徐懋功为黎阳总管,并授予上柱国和莱国公的封号。不久后,李渊再次下旨,提升徐懋功为右武候大将军,并将其封为曹国公。更为特殊的是,李渊还赐予徐懋功李氏姓氏,使他成为皇室成员,此外,还赐予了他五十顷良田和一座甲第。这一系列的奖赏,足以表明徐懋功归降时的“本钱”,甚至超过了李密、秦琼、程咬金等人。 徐懋功的归降,不仅意味着他个人的荣耀,也为唐朝的统一进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。通过他的力量,唐朝进一步稳固了对河南和西域的控制,也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。徐懋功的这一举动,成为了瓦岗军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。
发布于:天津市
配资在线配资炒股,2024年配资一览表最新,配资炒股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